盤山公路
來自網絡
從湘西歸來,最讓我身心震顫難于消解的,不是峰林,不是鳳凰,而是湘西的盤山公路。
在平坦的公路上,我坐車幾小時都不會難受,甚至還有搖籃般的舒適感,能很快進入夢鄉。但在盤山公路,坐車仿佛一下子變成了“極限運動”,汽車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顛簸復顛簸,盤旋復盤旋,舒適搖蕩變成了反復地拉扯、劇烈地跳蕩,直顛得人頭昏腦脹,氣短胸悶,身軟骨酥,難以名狀而又無可奈何,只能用柔軟的肌體與它廝磨。
它總是把直線距離無限量地拉長、扭曲。眼睜睜看著山下只有幾十米的漂流碼頭,卻捉迷藏似的忽然閃開,硬生生地又兜了半個小時的圈子。
分明是一個個巨大的臺階,幾乎每抬一次腳就可以上來或下去一層,汽車沒有腳,只好沿著公路一圈一圈地繞,每轉一次180度的彎,才能上下一層臺階。景色總是近在眼前,卻遙不可及。
前后4個多小時的盤山公路的折磨,才換來兩個多小時水上漂流的享受,兩岸的美景則作為額外的補償。它總是先讓我們倍加辛苦,而后又得償所愿。
每天幾乎都是這樣,一方面是美景在煥發我們對它潛在的向往、熱切的追求,一方面又是盤山公路在不停地消耗我們的體力,摧毀我們的意志。猶如長跑中的極點體驗,對立的感覺在我們體內沖突著,每一次下車都是一次苦難的解放,或是美景的補償。
但到了“通天大道”,一切就都算不了什么了。它兩側絕壁千仞,空谷幽深。其勢驚險奇絕,蕩氣回腸。蜿蜒迂回穿行于山體絕壁之中
這里的彎道沒有重復。
我們隨“通天大道”盤旋而上,登上天門山,俯瞰“通天大道”,終于領略到了那蜿蜒迂回的旖旎風采,切身體驗到天門山通天接地的態勢,以及那雄踞天際的妙筆丹青。真是一個自然與人文結合的奇觀,一次遠古的期盼,一幕自然的驚嘆!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在湘西,這樣的人生哲理又還原至人對自然的切實體驗。
湘西之旅,不虛此行。盡管盤山公路的冗長、疲沓讓人厭倦、后怕,可比起波瀾不驚的呆坐,未嘗不是浪漫的極致體驗。
而湘西的盤山公路給我的視覺沖擊和心靈撼動里潛伏著另一種人力精神,隨著旅游的結束而日漸顯豁,并最終凝聚成對湘西人深深的敬意。
湘西,本是“九州之外,圣人聽其自然”的南蠻荒蕪之地。李白進川,連呼“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那里有“天府之國”的誘惑,畢竟他還走過。湘西則連“蜀道”都沒有,古老得像神話一樣久遠,文明更是氣若游絲。
但不屈的湘西人,飛越崇山的愿望卻從沒斷過,他們不像愚公那樣弄出那么大的動靜,要太行、王屋二山搬家。他們鑿啊鑿,鑿出一條條山道,條條山道相連,構成一張大網,將千萬大山罩住。從此把美麗從大山里釋放。這張大網已成為湘西的生命血脈,更是湘西人意志力的驕傲。
盡管湘西還沒有脫去荒蕪的底色,狹窄而不夠開放,孱雜而不夠敞亮,內向而不夠深沉,穩重而不夠靜穆,但自從有了盤山公路,就給荒蕪以滋潤,給雜亂以秩序,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明麗,給急躁以清凈。惟其如此,山水才見秀美,人生才見靈動,歷史才見風韻。固守大山將不再是湘西人的宿命。
湘西的盤山公路,不僅是人類意志力的驕傲,更在造福人類上永不褪色,讓人由衷欣喜。進入湘西的旅人,不僅會領略到湘西的秀美神奇,還會親驗另一個立體的雕塑,雕塑的主體是大山,樹木是它的底色,盤山公路是它飄揚的衣帶。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