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新能源汽車全面停售 部分中簽指標或作廢
在新能源補貼新政以及《目錄》重審的雙重作用下,新能源汽車企業一時表現的措手不及。數據顯示,2017年1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5400輛,同比大幅下降61%。而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主銷戰場,北京市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近期就出現了消費者想買買不到,經銷商想賣賣不了的尷尬局面。
對此,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開年的新能源車市,呈現蓄勢待發的低產銷特征。這是新能源車年初補貼退坡與公告重審過程中的暫時現象,隨著推廣目錄的發布,2月份新能源車銷售將步入正軌。”
那么,目前北京的新能源車市銷售情況到底如何呢?為了能夠進一步了解目前新能源銷售的真實狀況,記者走訪了北京多處電動汽車4S銷售店,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即便補貼新政已落地,但受《目錄》影響,4S店仍無法為消費者新購車輛上牌,以至于經銷商只得繼續停售到店新車。而對于指標即將逾期的“準新能源車主們”來說,或將遭遇“一共6個月的指標保留期,由于政策變動將近3個月的時間無法選購車輛”的指標作廢尷尬。
此外,在北京汽車總量控制的既有方針不變的情況下,2017年新能源汽車的指標或將在4月之前用盡。
北京新能源汽車全面停售 部分中簽指標或作廢
近日,記者分別前往來廣營西路、南四環東路以及東方基業國際汽車城等北京市內汽車銷售集散地,通過探訪多家品牌汽車4S店,得知目前4S店正遭遇新能源汽車到店不能賣的窘境。
2月11日,記者首先來到了位于來廣營西路的北汽新能源4S店。據這里的銷售人員介紹,目前店內包括EU260、EV160在內的新能源汽車均暫時停止銷售。當記者問及停售的原因,銷售人員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車的《目錄》被重審,因沒有產品《目錄》,新車即便賣出去車管所也不會給上牌,因此經銷商只得停售。
事實上,停售新能源汽車的不僅僅是北汽新能源一家。2月12日,恰逢周末,來到比亞迪(48.900,0.15,0.31%)4S店看車的消費者比平時多了不少。然而經過看車和詢價后,他們得到的答復卻都是“店內目前就有現車,建議先交付定金訂車,暫時還不能提車上牌”。
位于東方基業國際汽車城的吉利汽車4S店內,在吉利帝豪EV展臺前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現在北京所有的新能源經銷商面對的問題是一樣的。此前由于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下降,導致廠家利潤下降,廠家遲遲沒有給出最新的指導價,因此不敢賣車。
據記者了解到,2016年續航里程超過250公里的新能源車型補貼額高達11萬元,由于2017年的補貼退坡是中央補貼和地方補貼同時下調,因此今年的補貼僅有6.6萬元,直降4.4萬元。
“現階段,盡管廠家指導價姍姍來遲的陸續落地,但還需要完成推薦車型目錄的申報和審核。”有銷售人員表示,在沒有“回爐”過關之前,新能源車輛仍不能向消費者出售。
據悉,1月8日,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發布了“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申報工作的通知”,汽車生產企業需通過《目錄》網上申報系統對2016年發布的《目錄》1-5批重新申報并核定。預計在2月底公布。這就意味著,新能源車在2月底之前將不會有新車可售。
值得注意的是,受政策影響,北京市2016年第4期13460名新能源汽車中簽者將有部分人將遭遇指標被迫作廢的尷尬。
作為當期中簽者之一,茅小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其購車指標截至2月26日過期,本打算春節后到店選著手選購。但目前來看,4S店有車不賣不說,即便賣了也無法上牌。“一共6個月的指標保留期,由于政策變動將近3個月的時間無法選購車輛,希望有關部門給予關注,妥善處理或者進行合理延期。”
補貼新政致車價普漲 新能源汽車面臨成本大考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銷售區域幾乎都是有限行限購規定和補貼政策雙重優惠的特大城市,而經銷商在大城市的建店成本非常高。長達近3個月的銷售斷檔,意味著經銷商將面臨巨大虧空。
有經銷商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由于補貼大幅度縮減,原本想趁此撈錢的一些車企已減產減投,甚至不排除未來會退出市場。“對于主流汽車廠家來說,如果不靠全產業鏈的利潤降低來應對補貼下滑,將難以保證今年新車價格與去年補貼后的價格持平。在目前新能源車還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價格因素對于銷量的影響將十分顯著。”
記者了解到,一些主機廠已經要求供應商降低“三電”(電機、電控、電池)的價格,并壓低廠商和經銷商的新車利潤。比亞迪此前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曾表示,以該公司新能源車秦為例,補貼約占售價的30%左右,補貼減少20%,對售價的影響約為6%,只有當成本下降達到5%-10%,才可以抵消補貼下降帶來的影響。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