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興起,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成了屢屢闖入機場凈空區、威脅航班飛行安全的“黑手”。近期,成都、昆明等機場接連發生多起無人機“黑飛”導致航班不能正常起降的事件。民航業內人士呼吁,無人機監管機制急需跟上。法學專家建議,盡快制定無人機管理辦法,對無人機進行分級管理。
全國多個機場遭無人機“黑飛”干擾
最近一個月,國內無人機亂闖多地機場的“黑飛”事件觸動了公眾敏感的安全神經。從4月14日至4月30日,成都雙流機場接連發生9起無人機擾航事件。總計造成114個航班備降、超過40個航班延誤、4架飛機返航、超1萬名旅客出行受阻被滯留機場,其密集和危害程度空前,嚴重威脅民航飛行安全。
其中4月21日下午短短3小時內,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就先后4次遭遇無人機“黑飛”干擾,導致58個航班備降西安、重慶、貴陽和綿陽機場,4架飛機返航,超一萬名旅客滯留機場。
據悉,截至4月23日,成都警方查獲了4起無人機“黑飛”案件,依法對涉案人員予以查處,以擾亂公共場所秩序對涉案者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然而,無人機擾航的事件在其后仍有發生,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昆明機場、深圳機場、綿陽機場、杭州機場凈空保護區也出現了類似無人機“黑飛”干擾事件。
無人機超2萬架 有證“駕駛員”僅1萬人
“黑飛”是指未經登記的飛行,涉及私人飛機和無人機等飛行器。當無人機、鳥類等在機場凈空保護區內出現時,飛機將選擇改變航路等方式避讓,避免重大災難的發生。
據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無人機系統研究室主任舒振杰透露,當前中國無人機規模超2萬架,但全國拿到無人機駕照的人數僅為1萬人,半數無人機都處于“黑飛”狀態。
據民航部門提供的數據,2015年,全國共發生無人機擾航事件4起,2016年猛增至23起。2017年以來,此類事件更加頻發,僅西南地區就已發生十多起無人機擾航事件。
據知情人士稱,成都公安已就無人機非法飛行影響民航事件,以涉嫌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立案偵查。4月20日,四川公安將舉報“黑飛”的獎勵從1000元提升至10000元。
缺乏針對性法律 違法成本太低
讓不少民航業內人士無奈的是,現在無人機越飛越高,對無人機的監管卻嚴重滯后。目前,我國尚無專門針對民用無人機或飛行器的法律,只在《民用航空法》和《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中簡要涉及。民航管理局出臺的《輕小型無人機運行(試行)規定》等部門性規章力度明顯不足,無法適應新時期的要求。
近期4人在成都機場附近因放飛無人機分別被行政拘留5天,北京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張起淮認為,這個處罰太輕了。他認為,首先這違反了我們國家的《民用航空法》、空域管理條例和無人機的相關管理規定。但這些法規目前都沒有對無人機的違法行為進行明確的規定,一旦出現問題,只能按照擾亂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來處罰,這次可能是套用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黑飛”造成了這么多航班備降、返航、延誤,帶來的經濟損失是可以計算出來的,前因后果是明確的,應該讓違規飛行的當事人來承擔這個損失,加大“黑飛”的違法成本。
專家建議:對無人機分級管理
全國人大代表、法學教授王明雯建議,應制定無人機管理辦法,對無人機進行分級管理。管理辦法應該由身份認證、行為規范及違規處罰三方面構成。在身份管理上,無人機應采取實名制,一機一人確定操作主體;對于通用品牌無人機,用戶需通過操作軟件注冊登記,并由生產廠商向管理部門開放用戶數據;對于使用組裝、自產無人機的,需向屬地主管部門注冊登記后方可飛行。
民用無人機生產廠商大疆創新相關負責人認為,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遏制“黑飛”,例如給無人機啟用和民航客機一樣的預警系統,為無人機配備唯一標識碼,將無人機飛行信息進行實時監控管理等。
軍事設施、政府機構、重點部位及人流密集場所等區域進行拍攝。公安機關對操縱無人機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將依法從嚴查處。(記者 李妍)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