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蘭州退休職工顏麗萍和她的7個姐妹結伴去成都旅游,她們乘坐的是K2618次旅客列車,路上用了11個小時。她們返回蘭州時,乘坐的則是鐵路剛剛進行今年第二次調圖后新增的D764次“復興號”動車組,她們只用了不到7個小時的時間就返回了家鄉。
顏麗萍感慨地說,1993年到成都,她坐的是兩天一夜的火車,現在坐的是7個小時就能到達的動車,這個變化太大了。
跑成都已經10年的蘭州客運段車長高菲介紹說,蘭渝鐵路沒有開通前,從蘭州到成都都要繞行寶雞,大概需要20個小時左右的時間。2017年9月29日,蘭渝鐵路開通,線上只運行了5對客車,從蘭州到成都需要花費11、12個小時。2019年1月8日,時速160公里“復興號”動車組開跑蘭渝鐵路,蘭州至重慶的旅行時間由原來的最短10小時51分鐘壓縮至6小時59分鐘。4月10日,“復興號”動車組也在蘭州至成都運行,兩地往返分別歷時6小時50分鐘和6小時52分鐘,較原徑路列車運行時間壓縮約5小時。
2017年9月29日,蘭渝鐵路全線開通運營,開辟了一條從西北到西南出海口距離最短、最便捷的鐵路大通道。從蜀道難到蜀道暢,從綠皮車到“綠巨人”,蘭渝鐵路的全線通車和不斷“加速度”,見證了中國鐵路發展乃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駛上了“快車道”。
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總調度長王大林介紹說,蘭州局集團不斷推出適合旅客需求的運輸產品。在開通不到兩年的時間里,蘭渝鐵路的旅行時間從20小時壓縮到7個小時,這條鐵路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慢到快、從長到短的顯著變化。
在蘭州車站客運車間黨總支書記張玉慧看來,這條鐵路“根本就沒有淡季和旺季之分,旅客天天都是滿滿的”。
坐火車出行已經成為蘭渝鐵路沿線民眾的主要出行方式之一,尤其是帶給從前不通火車的甘肅岷縣、宕昌,四川蒼溪、閬中、南部等市縣的出行便捷,并且多了一座與外面世界進行溝通和交流的“橋梁”。
蘭渝鐵路沿線沉睡已久的、豐富的農牧業資源、有色金屬資源、煤炭礦產資源和文化旅游資源亦被“喚醒”。開通初期,這條鐵路每天開行貨物列車20對,現在已經增加到了每天的40對,煤炭、焦炭、鋼鐵、糧食、化工、集裝箱等運輸大幅增長,鐵路運輸效能全面凸顯,成為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生命線、致富線、黃金線。
蘭渝鐵路開通后,打通了我國西部地區的第一條南北向的縱向大動脈,向北出新疆可直達歐洲,向南直接通到廣西出海口,與新加坡、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建立起貿易往來的出海大通道,形成“陸海貿易新通道”,實現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連接。
據蘭州新區商投集團董事長巨寶慶介紹,以前甘肅出口商品的出海口主要是天津港、青島港、連云港三個港口,時間很長。若采用空運,費用過高。蘭渝鐵路的開通徹底改變了這一現狀,打通了甘肅省南向出海口,通過“陸海貿易新通道”,自蘭州發貨至越南胡志明市,從廣西欽州港出海,最多6天就可以到達,比以前節省了一半時間。
由于通過蘭渝鐵路北上南下的貨物運輸不用繞行,運輸距離和運行時間都得到大幅壓縮,物流成本也跟著明顯下降,從新疆運往重慶的每噸疆煤價格降幅在15元到35元之間,從隴南運往北京的每噸橄欖油的價格由公路的1500元直降到鐵路的400元。
截至2018年底,國際貨運班列已實現一個月4個班列的常態化運行。目前,共開行國際貨運班列39列,貨值約5億元,讓西部地區的工礦產品、有色金屬、農副產品、中藥材、高原夏菜等特色產品“走出去”,把東南亞的熱帶水果、冰鮮產品和歐洲的壓縮機、水泥等貨物“引進來”,實現了貿易多贏。
作為不沿江不靠海的內陸省份,甘肅通過繁忙的蘭渝鐵路正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持續釋放外貿新動力。如今,在甘肅和四川的“文旅圈”,人們更愿意把蘭渝鐵路比喻成一根“飛針”,將甘肅宕昌官鵝溝、四川閬中古城、重慶合川釣魚城等美景串聯起來。
劉花花是甘肅隴南市宕昌縣官鵝溝村民,是村里有名的特困戶,生活極其艱難。無奈之下,劉花花做起了農家樂的生意,可是以前景區交通環境差,生意慘淡。蘭渝鐵路開通后,坐汽車從蘭州到宕昌縣過去十多個小時的路程,現在坐火車只需要1個多小時,官鵝溝的游客立刻出現了“爆炸式”增長。現在,劉花花一家人天天忙里忙外、喜笑顏開,日子過得比蜜還甜。
得益于蘭渝鐵路的開通,旅游業成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快速匯聚于此,并催生了電商產業蓬勃興起。“2018年隴南電商實現了營業額翻番增長,超過40億元,帶動了蘋果、花椒、核桃等多產業發展。”隴南市電子商務發展局副局長張雷雨說。(完)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