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9日),大興機場線,大興機場站地鐵屏蔽門上電子信息提示屏可查詢車廂擁擠度。
作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重要交通配套工程,軌道交通大興機場線即將迎來開通前的最后沖刺準備階段。目前大興機場線開始空載試運行,土建及設備工程處于收尾階段,計劃9月份隨大興國際機場同步開通。大興機場線二期工程(草橋至麗澤段)計劃年底開工建設,三期工程目前也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未來有望南延至雄安新區。
地鐵大興機場線近期正在進行空載試運行,土建及設備工程處于收尾階段,計劃9月底前與大興國際機場同步開通。昨日上午,記者從北京軌道交通建設管理公司獲悉,大興機場線二期工程(草橋至麗澤段)計劃年底開工建設,三期工程目前也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未來有望南延至雄安新區。
地鐵大興機場線一期南起大興機場,北至草橋站。線路全長41.36公里。全線共設三座車站,分別為大興機場站、大興新城站和草橋站。同時設置磁各莊車輛段,規劃預留大興機場北停車場。草橋站是大興機場線一期工程線路最北端的地下車站,與在建中的地鐵19號線草橋站同期一體化建設。兩線采用平行站臺設置,換乘距離約45米。同時與既有地鐵10號線銜接換乘,換乘距離約270米,換乘時間約6分鐘。
記者了解到,大興機場線北延線——大興機場線二期工程(草橋至麗澤段)計劃于年底開工建設,如果進展順利,有望于2021年開通運營。北延線路長約3.5公里,全部為地下線,由草橋站向北延伸至麗澤商務區,與建設中的地鐵14號線、16號線及規劃中的11號線換乘,并在麗澤商務區北區結合車站設置城市航站樓一座,提供值機和行李托運服務。此外,大興機場線南延線——大興機場線三期工程(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目前也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未來有望南延至雄安新區。
看點1
草橋站三線同站換乘 可辦值機和托運
昨日上午,記者在大興機場線草橋站看到,一處獨具特色的透明拱形進出站口已基本落成,由此連通地上、地下空間,光線可直接照入地鐵站內。目前,車站內的電梯等設施已基本建設完成,可以乘坐扶梯向下進入到草橋站站廳。在站廳層內,巨大的立柱上方“開出”花瓣造型,鋁方通的吊頂呈現出流暢的線條感。在站廳入口處,城市航站樓四個柜臺可為大興機場旅客辦理行李托運等手續。
草橋站的站廳層和站臺層進行了很多的“機場化”改造,例如更加寬敞的乘降直梯方便攜帶行李的旅客。同時,為落實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草橋站地面進行一體化建設城市公園+功能設施配套,對周邊城市綠地、地鐵車站出入口等附屬建筑、站前廣場和交通接駁設施等進行一體化布局設計和建設。
未來,在草橋站,將實現10號線、大興機場線和19號線(在建)的三線同站換乘。大興機場線設計最高車速160公里/小時,從草橋到新機場最快僅需19分鐘。目前,地鐵大興機場線正在進行空載試運行,土建及設備工程處于收尾階段,9月15日后將隨時具備開通運營條件。
看點2
各站使用最新型的人臉識別驗票閘機
大興機場線沿線各站,均使用了最新型的自助人臉識別驗票閘機,設備外觀類似于機場的自助驗票機,上方是一塊帶有攝影頭的顯示屏,下方設有一卡通刷卡和億通行App掃碼區域。不過在開通運營初期只限于內部員工使用,主要是驗證照片庫的精確度,在確保扣款成功率穩定的前提下,才會向社會開放。
站內還支持一卡通單程票、實體一卡通、手機一卡通電子卡和億通行App二維碼掃碼進站乘車。站內擺放有多臺自助購票、充值設備,可支持微信、支付寶付款。
三座車站均為換乘站,空間較大,規劃設計緊扣“一帶一路”主題。草橋以“路上絲綢之路”為主題;大興新城站結合規劃的S6線換乘及周邊生態景觀需求,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融合船和水波等設計元素;大興機場站廳無縫對接機場和高鐵換乘空間,在裝修設計風格上與機場保持一致,以“空中絲路”為主題。大興機場站站臺層的每個車門處均設置了電子信息提示屏,可查詢車廂內擁擠度。
看點3
采用全自動運行系統 駕駛室為開放式設計
大興機場線列車亮點頗多。其中,駕駛室采用開放式設計,僅用一道半人高的玻璃門隔開,乘客可以直接感受到列車行駛中的速度感。
列車編組充分對標航空,采用載客車廂+行李車廂設置的“7+1”形式,載客車廂分為普通車廂+商務車廂形式,內設全座席。普通車廂座椅采用“2+2”布置、商務車廂采用“2+1”布置,座椅尺寸和間距超過復興號高鐵動車組二等座和一等座要求,整體內飾色調對標復興號。同時,車內設置差異化行李架、LED隱藏光源、環形裝飾燈帶、USB充電口等設施,人性化設計,提升乘坐環境。
在燕房線無人駕駛系統的成功運用上,大興機場線進一步應用和優化全自動運行綜合技術及系統。不過目前,正在進行測試的列車還是有司機進行操控。未來,列車可自動喚醒、自檢、休眠,實現正線、車輛段全自動運行,搭載弓網、輪軌、走行部綜合在線檢測裝置,設置障礙物與脫軌檢測裝置,實現列車故障報警上傳功能,進一步提升了車輛可靠性與可維護性。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