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79個貧困村達到脫貧標準,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定點幫扶的菊花臺村名列其中,實現整村脫貧。
去年4月,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駐村工作隊進駐菊花臺村,對基層黨建、產業發展、扶志與扶智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精準發力,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成效顯著。駐村工作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著力點,與村“兩委”密切配合,聚力打好“百日攻堅”“查漏補缺”等多場硬仗,有效解決戶籍、住房、飲水、醫療保障、義務教育、生產生活等方面的260個問題,讓菊花臺村日益綻放活力。
引導村民增長技能
扶貧先扶志。駐村工作隊多次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活動,引導貧困戶摒棄“等靠要”思想,相繼組織村民參加刺繡、縫紉、烹飪、裝挖機駕駛等技能培訓,先后幫助10名困難村民走上公益性崗位,增強了困難群眾的脫貧決心和信心。
村民馬曉花的丈夫在外務工,她因為照顧孩子無法外出,只能在家養幾只羊再臨時務工補貼家用。村里扶貧車間的建立,為她打開了一扇大門,實現了由農村婦女向產業工人的轉變。“來這里不僅學習了業務知識,不斷提高眼界,每月還有2000余元的收入,家里的日子穩定多了。”馬曉花臉上樂開了花。
不讓任何一個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因貧輟學,是脫貧攻堅的重要任務。在入戶走訪中,駐村工作隊發現村民王進平的兒子王有才因家庭貧困輟學,先后十幾次到其家中耐心勸返,協調解決實際問題,最終確保孩子回到校園。駐村工作隊還積極協調有關單位為學校捐贈體育器材、學習用具,與銀川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專家、教師開展送教、送課下鄉活動,形成長效幫扶機制,有力帶動提升農村學校教育質量。
駐村工作隊積極爭取交通運輸廳專項資金106萬元,用于扶持菊花臺村基礎母牛養殖產業,目前已帶動3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從零起步參與養殖,51戶在原有基礎上擴大規模。全村新增養殖圈棚52座,新增基礎母牛180余頭。項目全部落實后,全村牛存欄量將增加300頭,年養殖收益將增加100萬余元。
努力辦好民生實事
菊花臺村主干道上的一座水利生產橋,是村民生產生活的必經之路,也是連接鄰村的重要通道。然而,該橋橋面狹窄、年久失修,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駐村工作隊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們積極爭取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支持,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將該橋列入年度項目計劃,開展改建工程。大橋改建后,有效消除了安全隱患,方便了群眾出行。
一年多來,駐村工作隊聚焦群眾關切,努力辦好民生實事,先后投資240萬余元,用于村廣場翻建、文化大舞臺和小學操場建設、泄洪溝道整治等多個惠民項目,受到群眾廣泛稱贊。
目前,菊花臺村對外公路暢通,村內巷道全部硬化,寬帶、通信、廣播電視實現全覆蓋,文化體育活動場所、綜合服務網點、標準化衛生室一應俱全,群眾住房全部達到安全標準,自來水實現“戶戶通”,建檔戶醫保參保工作全面完成。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