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銷量五連跌,但上汽大眾和寶馬5系等合資車型銷量卻開始上揚。
自補貼大幅退坡之后,新能源車市發生巨變,自7月起五連跌。
今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11.0萬輛和9.5萬輛,環比增長2.5%和9.1%,同比下降36.9%和43.7%。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為109.3萬輛和104.3萬輛,同比增長3.6%和1.3%,增速比1~10月明顯回落。
新能源汽車五連降的直接原因是今年6月份的補貼退坡,中汽協已將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由160萬輛下調至140萬輛。此外,新能源汽車銷量下行,跟其無論在產品還是在使用環節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都沒有形成十足的競爭力也有關。
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曾談到,新能源汽車目前一些“本質的根本性問題”并沒有解決,比如技術上、安全以及續航方面,都還不能完全滿足消費者的期待;在補貼退坡后,企業的成本還是沒有辦法削減,導致價格居高不下。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王永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談到,純電動汽車還不是消費者的真實需求,造電動汽車也遠不是賺錢的生意。一是因為新能源車的電池成本過高等問題尚未得到解決,二是在二手車的殘值方面也沒有有效的解決方式。上汽通用汽車此前試圖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向市場推廣新能源汽車,但發現太難了,效果甚微。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新能源車,僅有20%左右是私人消費者購買,其余都流向了B端市場,在車企看來,新能源汽車離真正的私人化還有距離。而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一方面是“雙積分”壓力,另一方面是所有車企都在向著電氣化方向轉型時,如果不投入,很可能在未來市場中被超越和淘汰。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雖然在回落,但依然是全球第一大市場,其未來發展前景依然被看好,隨著政策的放開,外資車企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步伐在加快。
11月8日,國產特斯拉Model 3實車正式亮相。在同一天,上汽大眾MEB工廠也宣布正式落成,豐田與比亞迪成立電動車合資研發公司。而在廣州車展上,新能源汽車也成為當之無愧的展示主角。
“新能源車市由政策驅動進入市場驅動,符合新能源汽車市場客觀發展規律。補貼退坡后,消費者在選購新能源車型時考慮的因素更加多元化。”沃爾沃汽車集團整車驅動研發高級總監Michael Wong告訴記者。他認為,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開始由對整車的補貼轉向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而健全的基礎配套設施,如充電樁等,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而隨著外資品牌的紛紛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消費格局也在發生變化。據賽迪顧問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排名前5的車企分別為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上汽、奇瑞和江淮,排名前10的車企全部為中國企業。但據電車匯發布的今年前10月交強險上險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終端上線數據排名前十的企業中,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吉利、上汽和奇瑞,江淮市場份額下滑。而排名前10的企業中,已出現了上汽大眾的身影,寶馬也已躋身前15的位置。
具體到車型,寶馬5系在10月已經躋身當月銷量前3的位置,比亞迪、上汽以及吉利旗下單一車型無一入圍前5;前10月,寶馬5系也以1.8萬輛的成績在銷量排行榜上排名第10位。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更多仍然集中在A級乃至以下的市場以及SUV市場,在25萬元以上市場的銷量寥寥。外資新能源車在銷售價格上定位更高,如同在燃油車市場一樣享有更高的品牌溢價。
而隨著特斯拉在華國產,明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消費格局還將進一步發生變化。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