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仍然面臨一系列挑戰,但統計顯示,我國實體零售已度過最艱難的時期。
商務部近日發布《中國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16/2017年)》,截至2016年底我國零售業經營單位共有1811.91萬個,同比增長5.2%。全年商品零售額近2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4%。2016年下半年以來,大型零售企業銷售情況明顯好轉,實體零售出現結構性回暖跡象。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商品零售額增速逐年下降,從2010年到2015年累計下降7.9個百分點,年均下降1.6個百分點。
但到2016年,零售企業轉型升級成效顯現。據統計,2016年,我國零售企業整體債務水平略有下降,利潤規模小幅上漲,行業勞動效率小幅提高。便利店、購物中心、超市業態銷售額增長較快,增速分別為7.7%、7.4%和6.7%。
2017年上半年我國零售業行業銷售延續了這一勢頭,增長提速,企業盈利能力增強,實體業態普遍好轉。專賣店、專業店、超市、大型超市、百貨店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8.8%、5.7%、3.6%、3.4%、1.2%。
對于回暖的原因,《報告》認為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出現明顯好轉,政策日益完善,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應用更加普遍,居民消費需求深刻變化,這些都催生出零售行業的新供給新模式。
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零售企業創新轉型主要聚焦三個方面:一是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成常態。二是多業態跨界發展成主流,如大商股份、永輝等積極嘗試在零售基礎上多元化涉足餐飲、娛樂等生活服務業態。三是信息化技術驅動占主導,大數據、物聯網、人臉識別、移動支付等信息技術日趨成熟。“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和全球經濟逐步復蘇,零售行業發展的宏觀經濟環境將繼續穩中向好。2017年零售行業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
不過,《報告》也指出,我國零售行業變革仍然面臨挑戰,比如商業網點發展不均衡、結構性過剩、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依然存在,零售企業物流成本、租金成本、人工成本上漲壓力較大,數據驅動經營策略的發展格局尚未形成,零售市場公平秩序有待進一步優化等,傳統零售商業模式轉型仍待加強。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