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億元欠款3月8日到期,分享通信董事長蔣志祥稱正在借款,協商聯通還款日期
3月8日到期的欠聯通的巨款沒有還上。3月9日,分享通信董事長蔣志祥告訴新京報記者,欠聯通的款項約1個多億已經到期。目前,分享通信正在陸續通過其他方式借款,并與聯通進行協商。
股權紛爭仍未解決
昨日蔣志祥告訴記者,新的借款已經陸續到賬,準備先解決今年對聯通的欠款,往年的欠款再協商具體還款日期。
自2016年10月開始,分享通信就開始遭遇資金危機。隨后有消息稱分享通信員工被拖欠工資,對外欠債8000萬。這個數字不久增長到了1個億,并傳出了分享通信即將破產倒閉的傳聞。
2017年3月7日,分享通信召開發布會,蔣志祥宣布公司急需對外支付的欠款約1.64億元,但是公司正常運轉,對使用虛擬業務的現有用戶并不會產生影響,只是新發展的用戶會有影響。
由于股權紛爭,公司二股東北京天潤偉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賈樹森避而不見,分享通信陷入僵局。
分享通信出示的一份臨時股東會議通知顯示,公司對外欠款急需支付1.64億元,其中拖欠三大運營商1.3億元(含保函)。
通知顯示,因未及時支付對三大運營商的欠款,已導致分享通信業務全部處于停滯狀態。如股東之間不及時協調解決,將直接導致分享通信移動轉售牌照不予獲得,公司隨時有可能倒閉破產。新用戶不能開卡入網,老用戶一旦欠費停機,號碼就會被收回。蔣志祥告訴記者,已經出現了幾起門店被砸事件。
新京報記者昨日證實,由于分享通信二股東仍沒有出現,公司的股權紛爭僵局在繼續。
蔣志祥表示,多數員工愿意通過債轉股的方式把欠薪變成股權,可以通過法院判決以及勞動仲裁實現,這也是破局的關鍵。不過至少需要3-6個月,在此之前,分享通信只能依靠員工及上下游產業的借款來維護公司的經營。
“批零倒掛嚴重”
蔣志祥告訴記者,自從拿到虛擬運營商營業牌照以來,公司一直處于負債經營狀態。負債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與二股東的糾紛。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絕大部分企業處于虧損狀態,有些企業實現了當季盈利,只有個別企業實現了累計盈利。早在去年,虛擬運營商華翔聯信就因業績虧損被控股方掛牌出售。
一位聯通前高管告訴記者,虛擬運營商進入市場的時候普遍求快,急于快速把用戶規模做起來,因此會出現批零倒掛的情況,即批發價高于零售價。
“為了發展用戶可以把資費降到9毛,倒掛1毛、2毛,這倒是無可厚非。關鍵在于你發展的到底是不是真用戶,能不能真正經營用戶,再收回來這一毛兩毛錢。”該聯通前高管稱。
該聯通前高管稱,虛擬運營商剛進入的時候,通過降價的手段快速發展用戶,“我以前經常會問渠道商一句話,你到底是跟我一起經營客戶,還是你是在經營我?實名制這個問題再明顯不過了,它不是按照國家規定跟我一起經營用戶,而是在經營我套取傭金,養卡、養機。”
中國虛擬運營商產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曾對媒體表示,用戶從基礎運營商那里購買1M流量價格在5分錢左右,但是給虛擬運營商的價格卻在1毛到1毛5,要高出1倍左右,批零倒掛很嚴重。
■ 焦點
部分虛商已無心戀戰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分享通信事件對行業的打擊還是比較大的,大家都在擔心會不會出現連鎖反應。據稱,有一些虛擬運營商有退出的打算。
“虛擬運營商里很多都是經營不善的,拖欠運營商號碼資源的這部分欠款,通過倒閉的方式可以不再付錢。會不會有更多的虛商采用這種方式?”該人士稱。
蔣志祥向記者透露,他在籌集資金的過程中發現很難找到第三方資金,最后找到愿意出錢的都是產業鏈上下游和公司的員工,“除了我們自己,已經沒有人愿意再投錢了。”
虛擬運營商小米移動副總經理金峰認為,趁這個行業還沒成熟時提前暴露出問題并不是件壞事,“比如虛擬運營商如果倒閉了,它的用戶是歸基礎運營商管還是其他虛擬運營商管,類似這種問題都應該盡快找出解決方案。”
電信專家康釗認為,目前來看市場是不太需要這么多企業的,公司的業績表現也會是能否獲得正式牌照的關鍵因素,另外,除了極少數企業還對虛擬運營商有很強的信心,其他企業都是湊活做的狀態。
■ 相關
治理170號段影響發展
分享通信在發展用戶過程中還遇到另外一個問題。蔣志祥表示,公司推出的包月隨便打的電話卡,幾乎24小時都在外撥電話,這明顯不是正常的用戶,很有可能是在進行電話推銷、電信詐騙。
蔣志祥稱,在推廣初期,因為促銷力度比較大,公司被社會上的很多人套利了。
“比如,我們手機和SIM卡一起銷售,渠道商把SIM卡和手機分離了,手機還能單賣錢。這種套利行為讓我們判斷不出SIM卡到底在誰手上,也帶來了虧損,現在的話費結算可以選擇3個月一結、半年一結,結果到時間了不付費,我們都找不到人。”蔣志祥表示。
2017年2月12日,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對虛擬運營商新入網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工作進行抽查暗訪。結果顯示,實體營銷網點違規比例為30.8%。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向媒體表示,試點過程中出現了之前沒有遇到過的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去年上半年,比較突出的虛商號“170”,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從事電信網絡詐騙、垃圾信息傳播等等。
為此,工信部主導推廣實名制治理電信詐騙,因為“170”主要為虛商號段,實名制對部分虛商的業務發展也造成了影響。
■ 觀察
虛商急需模式創新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規劃所市場經營研究部主任許立東認為,目前虛擬運營商的業務創新主要集中于資費計劃創新、流量服務創新等方面,差異化不明顯。
下一步,虛擬運營商應該花大力氣在國際業務、可穿戴設備捆綁、物聯網解決方案,以及資源整合、跨界融合等方面不斷創新。這需要投入一定的開發人員和開發資金,也可能會遭遇失敗,但卻是轉售企業轉型發展的方向。尤其是對處在第一陣營的企業來說,目前不應該把用戶增長作為唯一目標。
業內人士指出,美國在虛擬運營商市場上更為開放,虛商在業務、服務上出現靈活創新。Sprint運營商大中華區總監宣揚表示,“美國虛擬運營商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務,例如聽廣告贈送免費流量等,虛商在服務創新上層出不窮,從而積累出穩定的用戶。”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